格林巴利症 (Guillain-Barre Syndrome, GBS)是一種罕見且嚴重的急性周邊神經病變,在新冠病毒流行期間,也曾被列為與疫苗相關的副作用而被大眾所知。而究竟格林巴利症候群有哪些徵兆?罹患之後要如何治療才會讓身體重獲新生,恢復以往健康?
綜合媒體報導,馬來西亞有名空姐在去年遭診斷出罹患格林巴利症候群。她後續在網上分享病況指出,自己當時某天下班後非常疲累,打算睡覺補充體力,不料竟「一睡不起」,甚至被醫師斷言生存機率僅剩50%。
回家休息後,這名空姐直到母親呼叫,才發現她已失去意識,送醫後診斷為「格林巴利症候群」。她在昏迷1個月後甦醒,並稱自己剛恢復意識時甚至只能轉動眼球,後來也曾無法正常走路、坐下,甚至連進食都有困難,直到今年3月才好不容易重返工作崗位。
格林巴利症是什麼?
格林巴利症候群又稱急性多發性神經炎,是一種病毒或細菌感染後所導致的急性周邊神經病變。醫師表示,無論是年輕人或老年人都很可能發生格林巴利症候群,病情的惡化可能非常快速,大多個案在病發2周內病況最為險惡,甚至約20%個案會呼吸衰竭,若影響到自律神經系統,則會導致心律失調、血壓不穩。
格林巴利症常見症狀
根據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與英國「國民保健署」(National Health Service)資料,格林巴利症候群常見的症狀包括:
- 肌肉虛弱無力感,通常從腳部開始,再蔓延到手部與上半身
- 手指、腳趾、手腕和腳踝的刺痛和麻木感
- 步態不穩、平衡感減弱和協調能力下降
- 難以控制面部肌肉,影響表情、說話、吞嚥和咀嚼
- 視力模糊或複視
- 呼吸困難
- 排尿和排便困難
- 持續或嚴重的疼痛,尤其在夜間可能加劇
另外,格林巴利症候群的症狀也會在發病前出現類似感冒的症狀,例如發燒、咳嗽、喉嚨痛和流鼻水。也曾有患者報告會有腸胃問題,如腹瀉。此外,由於自主神經系統的受損,可能導致心臟問題、尿液滯留和高血壓等症狀。
格林巴利症發病機率有多少?
格林巴利症候群的發生率不高,若以全球發生率來看,約每10萬人會有1至2位患者,男性較女性容易發病,且發生率會隨年齡增長而提高。在美國,每年約僅有3000至6000人患病,是罕見疾病之一。
格林巴利症治療方法
格林巴利症的早期診斷和治療至關重要,然而這種病症最讓人頭痛的地方就是早期的病況具高度不可預測性,某些患者可能需要密切監護,並在重症監護室接受治療。治療方面,診斷通常包括基於患者的病史、神經生理檢查、電生理測試和腦脊液檢查。
格林巴利症 治療 方法主要分為以下兩個方面:
1.支持性治療:包括維護呼吸和心臟功能,以及預防併發症。提供心肺支持、預防併發症。如及早發現呼吸衰竭,給予乎系輔助等。
2.免疫治療:加速疾病恢復、減少持續性的神經功能障礙,包括血漿置換術、免疫球蛋白注射、類固醇和免疫抑制劑等。
格林巴利症可以完全復原嗎?
醫師指出,格林巴利症康復程度因患者而異,大多數患者將在2至4週內經歷病情最嚴重的時期,接著逐漸進入恢復階段。根據統計,在恢復時期,約有2/3的患者可能無法行走,1/4的患者可能需要依靠呼吸器,1/5的患者在治療半年後仍可能無法恢復社交功能和正常活動狀態。
醫師提醒,早期診斷和治療可以提高康復的機會。如果您或您身邊的人出現肢體無力、呼吸吞嚥困難等症狀,應盡早就醫以獲得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