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副總統范斯(JD Vance)週五(2月14日)在第61屆慕尼黑安全會議(MSC)發表演說表示,歐洲現今面臨最大的威脅不是來自俄羅斯和中國,而是來自歐洲內部,並指出,德國政界排斥「德國另類選擇黨」(AfD),言論引起廣泛討論。
慕尼黑安全會議週五正式開幕,德國總統史坦麥爾(Frank-Walter Steinmeier)、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Ursula von der Leyen)、美國副總統范斯、中國外交部長王毅等相繼發表演說。
范斯表示,歐盟近年來對言論自由進行限制、審查社群媒體並取消選舉結果,他進一步指出,「如果你們害怕自己人民的聲音,那就沒有安全可言」,並稱「歐洲正在背離民主價值」。他也強調,「我們不必同意人們說的所有事情或任何話,但當政治領導人代表重要選民時,就有義務傾聽」。
話鋒一轉,范斯為川普上任後的移民政策辯護,並指出,德國主流政黨拒絕與極右翼政黨「德國另類選擇黨」合作,稱德國的「防火牆」(Brandmauer)機制將重要選民群體排除在政治討論之外。
據德國媒體報導,范斯在演說結束後,與「德國另類選擇黨」總理候選人魏德爾(Alice Weidel)於會議飯店進行約30分鐘的私下會議。AfD發言人向《明鏡週刊》(Der Spiegel)證實,雙方討論有關烏俄戰爭以及德國內政事宜,特別是「防火牆」議題。
范斯的言論以及與極右翼政黨代表的會面引發強烈反響。對此,德國總理蕭茲(Olaf Scholz)在德國廣播電台(Deutschlandfunk)節目中表示,「范斯的言論令人難以理解,德國的民主體制是基於反對法西斯主義,這是我們無法妥協的價值」。
目前,民調領先的最大在野黨基民盟(CDU)總理候選人梅爾茨(Friedrich Merz)也對范斯的言論表示反對,認為這些言論近乎是「對歐洲與德國的不當干預」。
在全球重要的安全與防務會議上,范斯幾乎未涉及烏克蘭戰爭、美軍駐歐或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在歐洲的角色。據《明鏡週刊》分析,范斯可能意在轉移焦點,試圖「淡化未來美國在歐洲防務的角色」。
德國的「防火牆」機制是指主流政黨為防止極右翼勢力影響國家決策,拒絕與極右翼政黨合作的政治共識。這一政策源於二戰後對納粹歷史的反思,旨在避免極端主義重演。2018年,綠黨議員厄茲代米爾(Cem Özdemir)首次提出「防火牆」一詞,專指對極右翼政黨「德國另類選擇黨」的防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