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早退休可能並非想像中的夢想生活。曾任瑞銀集團(UBS)董事總經理的前銀行家艾瑞克辛(Eric Sim) 透過自身經驗分享,指出財務自由不代表提早離開職場是最佳選擇,退休後若無明確計劃,可能會陷入無聊與迷茫。
艾瑞克辛原計畫在65歲退休,享受巡航旅行、打高爾夫及與好友聚會的生活。然而,在銀行業累積多年經驗,並獲得高額年終獎金後,他提早實現財務自由。然而,當他意識到自己不再需要為他人工作時,開始思考:「如果不再需要工作,那我會做什麼?」
經過深思熟慮,他在2015年創辦了『Institute of Life』,專門幫助年輕專業人士發展職業技能與個人成長。他坦言,真正讓他感到滿足的,不是金錢或自由,而是投入一個具有價值與意義的計畫。
FIRE運動未必適合所有人
隨著近年來FIRE運動(Financial Independence, Retire Early,財務獨立提早退休)的興起,許多人透過極端儲蓄提早離開職場,但艾瑞克辛並不完全認同。他指出,許多追求FIRE的人對退休後的生活沒有明確規劃,即便達成財務自由,最初幾個月的自由感也可能迅速被無聊與空虛取代。
「工作多年後,前三個月的退休生活會感覺很好,但如果缺乏有意義的活動,日子很快就會變得空洞。」艾瑞克辛提醒,退休不應只是逃離職場,而應是追求更有意義的投入。
成功退休的三大資本
艾瑞克辛認為,僅有財務自由並不足夠,要讓退休生活充實,還需要建立以下三種資本:
1️⃣ 財務資本:提供穩定的經濟基礎,確保退休後的財務自由。
2️⃣ 人力資本:培養技能、知識與嗜好,使生活充滿意義。例如,發展職場技能、進行副業或培養興趣,以確保退休後仍有充實的活動。
3️⃣ 社會資本:長期累積的人際關係與支持網絡。透過幫助他人、維繫社交圈,可讓退休生活更具連結感與滿足感。
退休不只是離開職場,而是追求人生目標
艾瑞克辛強調,不是每個人都需要提早退休,最重要的是對未來有清晰目標與計劃。如果對退休後的生活感到迷茫,他建議不必急於離開職場,反而可以繼續工作,並在空閒時間探索自己的興趣與熱情。
「退休應該是關於有意義的投入,而不是單純逃離工作」,他表示,「如果沒有使命感,日子就可能變得空洞。」
無論是選擇提早退休還是繼續工作,關鍵在於打造一個充滿意義、連結與成長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