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聯邦眾議院的「中國週」接近尾聲,截至9月12日,一週內已有28項涉及中國的法案在眾議院獲得通過,涵蓋台灣、香港、中國生物技術、無人機、電動車電池製造以及中國人購買美國農地等多個領域。儘管眾議院在本周內集中火力針對中國,部分民主黨議員及分析人士批評這些法案「軟弱無力」,認為缺乏對美國對華投資等重大議題的討論。
眾議院多數黨領袖斯卡利斯(Stephen Scalise)表示,眾議院希望集中一週來應對中國的威脅。然而,民主黨籍眾議院中國事務特別委員會資深成員克里希納莫蒂(Raja Krishnamoorthi)批評,許多重大的經濟和戰略議題並未納入法案討論範圍。他指出,法案中缺少應對美國工業供應鏈的修復、關鍵礦產問題、合法移民制度改革等關鍵內容,這些正是美國競爭力提升所需的措施。
同樣被排除在本週討論之外的,還包括涉及美國對華投資監管和限制的法案。這些法案涉及如何限制美國公司在中國的投資,特別是與中國科技企業相關的合作,如電商平台希音(Shein)和Temu等。這些議題已在國會爭論多年,但未能達成共識。
眾議院美國與中國共產黨戰略競爭特設委員會的主席、共和黨眾議員莫勒納爾在(John Moolenaar) 回應對「中國週」的批評時表示,眾議院仍有可能在年底前對兩項對華強硬的法案進行投票,這包括解決美國免稅進口和對華投資問題。
目前已通過的28項法案將送交參議院,這些法案中的三項《生物安全法案》、《反制中共無人機法案》及《遠端存取安全法案》預計將在參議院引發激烈討論。這些法案的重點在於保護美國基因數據安全、限制中國無人機的運作,以及防止中國透過雲端技術存取美國技術。分析人士認為,這些法案有望成為美國國防政策的一部分,並在年底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