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近日突然扭轉新冠動態清零政策,即便疫情大爆發也持續鬆綁,令國際社會相當費解。對此,《華爾街日報》1月8日刊文分析,據悉在去年10月份,中國疫情已經十分嚴重,為了準備中共二十大,習近平仍力求維穩,接著反封控的抗議浪潮蔓延,再加上政府許多部門終於開始請求中央改變封控政策,習近平才最終扭轉防疫政策。
報導引述親北京決策圈謀士的說法指出,儘管過去三年,嚴格封控大多時候能防堵住疫情,但去年10月,全中國疫情大增的報告不斷流入北京中央,讓習近平很難再主張動態清零政策管用。
此外,清零政策代價高昂,中國外銷及零售都受到重傷,地方財政也因此枯竭。消息指出,習近平一開始仍不打算扭轉立場,直到11月中旬都還在猶豫。但11月下旬,中國各大城市發生罕見的抗議浪潮,地方政府也極力懇求鬆綁,才終於讓習近平態度轉變。到了12月上旬,動態清零政策已大致取消。
不過,封控政策突然扭轉,讓中國陷入新的公衛緊急狀態;全國醫院的醫護人員,以及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各地分支事先都沒接到警訊,面對病人大增,醫療基本物資都沒有準備,至今各地仍一片混亂。
目前,中國最高衛生主管單位已經不再公布每日染疫人數統計,12月伊始的報告指稱,全中國在這波疫情中死於新冠的人數僅有數十名。
但根據《華爾街日報》取獲中國國家衛健委12月21日的會議文件,12月1到20日之間,全中國染疫人數有近2億5000萬人,光是北京2200萬居民中,就有半數已感染。中國國家衛健委主任馬曉偉在該份會議備忘錄上表示,疫情爆發越來越快,「病疫無可避免」。不過中國衛健委沒有對這份會議備忘錄作出任何回應。
疫情爆發至今,中國從富裕城市到鄉村地區,各大醫院的急診室及加護病房都擠滿病人,病床和退燒藥都難以取得。報導指出,由於中國大陸的新冠疫苗接種計畫在幾個月前就已經陷入停滯,因此當地民眾的的疫苗保護力不足,甚至是完全沒有,尤其對老年人群帶來巨大衝擊。
報導並指出,中共二十大在去年10月22日閉幕,習近平順利獲得第三個任期;許多經濟學者及中國民眾原本以為新冠封控也會隨之放鬆,但直到到德國總理蕭茲(Olaf Scholz)11月4日訪問北京之後,動態清零政策都沒有鬆動跡象,而由於該政策引發民怨,在當時已經成為社會不穩、經濟動盪的源頭。
《華爾街日報》認為,在妥協鬆綁防疫限制後,習近平於12月31日發表的新年賀詞上,顯然承認清零政策的大轉彎已損及民眾對他領導的信任,他表示,「目前疫情防控進入新階段,仍是吃勁的時候」,並強調「每個人都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