縮短公私大學學費差距 賴清德:落實社會公平

台灣2024大選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日前拋出縮短公私立大學學雜費差距政策,近日掀起正反論戰。賴清德週三(6月28日)再度表示,這項政策是在追求大學卓越同時顧及社會公平,且經費外加,不會排擠其他高等教育經費。

此前,賴清德宣布政府有責任縮短公立與私立大學的學費落差,宣布推動未來補助學費差額的5成以上、新台幣2萬5000元以上。教育部後續更掛保證稱若經費順利編列,最快明年2月就可適用。相關政策被國民黨和民眾黨批評是選前大撒幣、政策買票債留子孫。

台灣政治大學財務管理系副教授盧敬植28日受邀報告相關專案。報告指出,111學年度私立大學日間及進修學士班、二專、五專後二年等共約59萬1646人,私大生如果每人每年補貼2萬5000元新台幣,所需預算約為一年148億元,約佔112年中央政府總預算2兆6890億元中的0.55%。

賴清德接著補充,民進黨執政重視財政紀律,連任後,2021、2022年債務還本1,200億及1,500億元,連兩年創歷史新高,目前債務比率也是歷史上相對低的水平;2021、2022年的稅收分別超過預算數4327億及4950億元。

賴清德強調,經濟有成長、稅收有增加,政府財政更為穩健,經濟成長的果實要落實於社會的公平正義,讓年輕人沒有後顧之憂。

民眾黨參選人柯文哲此前透過臉書表示,台灣人民再次見證民進黨為了選舉,動用國家資源政策買票,且再度看到民進黨所謂改革是如何在選舉時喊得震天價響,最後空歡喜一場。柯文哲指出,總統蔡英文在2012競選時曾經推出「十年政綱」,當時就提到台灣高等教育過度私有化,公立大學院校的比率偏低,使中下階層家庭的教育負擔日益沈重;當時的蔡英文主張,台灣高等教育比例必須進行「整體結構調整」,但她執政7年來,擺爛不管。

國民黨參選人侯友宜日前則批評賴清德此舉只是「選前大撒幣」,稱「選舉到了,最後一年才想到要做,只是大撒幣而已」,不如想辦法讓大學生遠離戰場、進入職場,並提高年輕人薪資。

Facebook
Twitter
WhatsApp

猜你喜歡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