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度的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領袖峰會11月17日落幕,會後主辦國美國發布「主席聲明」,並與21名領袖聯合發表「金門宣言」(Golden Gate Declaration)。
綜合媒體報導,美國發布的主席聲明呼應了在年的曼谷APEC峰會中對俄烏戰爭的看法,強調「多數APEC成員強烈譴責對烏克蘭的侵犯」,但並未包含在金門宣言中。
至於針對10月8日爆發的以哈衝突,主席聲明中表示各方領袖就加薩危機交換了看法,包括汶萊、印尼和馬來西亞敦促立即中止在加薩的軍事行動,拒絕以色列以自衛之名打擊巴勒斯坦人的正當性。然而,部分國家認為APEC並非討論地緣政治的場合,因此拒絕將有關提案納入金門宣言。
針對金門宣言,各國領袖同意打造一個自由、開放、公平、非歧視、透明、包容、可預測的貿易和投資環境,並致力「對WTO進行必要改革」,包括在2024年討論出一個運作健全的爭議處理機制。
《路透社》分析認為,雖然成員國在俄烏及以巴問題上有分歧,但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之間備受矚目的「拜習會」,讓擔心美中局勢加溫的成員國暫時鬆了一口氣,美方藉此凸顯了美國與印太國家的關係,中國則可藉有與美國的互動向逐漸離開該市場的外資信心喊話。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喬治艾娃(Kristalina Georgieva)也表示,拜習會是在國際應對各項挑戰之際,一項需求迫切的正面訊號。
APEC Leaders jointly agreed to the Golden Gate Declaration at the conclusion of their meeting on Friday. The declaration reflects the outcomes of the 2023 APEC Economic Leaders’ Meeting chaired by @POTUS and set out joint actions to be taken forward by APEC economies. #USAPEC2023
— APEC Secretariat (@APEC) November 18,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