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內蒙古民主人士哈達近日與外界失去聯繫。在此之前,4名日本國會議員上個月正式提名哈達為2025年諾貝爾和平獎候選人,並已獲得挪威諾貝爾委員會(Norwegian Nobel Committee)認定。
綜合《美國之音》等媒體報導,哈達上月25日因病情加重緊急被送往內蒙古醫科大學附屬醫院搶救,近日已脫離險境。但哈達的兒子威勒斯上週四(2月6日)接獲當地公安電話,稱父親哈達需要衣物,並請妻子新娜將衣物送至醫院時,院方卻拒絕透露哈達的所在病房及具體身體情況,這意味著哈達的家屬失去與哈達的聯繫。
新娜接受《自由亞洲電台》訪問時氣憤表示,「現在不清楚哈達是在醫院還是不在醫院,這可能是因為哈達獲諾貝爾獎提名,(警察)就封鎖消息,不讓家屬知道,而且不想讓外界介入。我作為家屬也很氣憤,哈達被判刑和軟禁已經30年了,哈達現在病成這樣,我們家屬有權利探視⋯」
新娜並說,長期的監禁及高壓環境使得哈達的健康每況愈下。而中共當局不僅限制哈達接受治療,還對家屬施壓,禁止家人獲得任何有關哈達的具體消息,「此前我們還可以見他,現在都不讓見了」。
哈達因參與蒙古族權益活動在過去十年屢遭當局打壓,1995年因「分裂國家罪」和「間諜罪」被判刑15年,2010年刑滿後仍遭軟禁,直到2014年才被釋放,但一直處於嚴密監控之下。
中國當局對哈達的行為極為不滿,視其為可能威脅國家安全的行動,但國際社會卻對他的勇敢給予高度肯定。日本國會4名議員上月提名哈達為2025年諾貝爾和平獎候選人,背後推動達成此次提名的日本評論家石井英俊受訪時表示,哈達是內蒙古人權鬥爭的象徵,也是中國政府對內蒙古鎮壓的象徵,他若能獲得諾貝爾和平獎不僅會成為內蒙人民的希望,「也會給受到中國政府壓迫的所有人民帶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