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全面推行個人養老金制度 稅惠政策引熱議

長者、老人、白髮

中國官方週四(12月12日)宣布,自12月15日起,將在全國範圍內實施自願性「個人養老金」制度,這項計畫旨在填補養老金體系的不足,應對人口快速老化的挑戰。該政策一推出便引發民眾熱議,不少人對其實際效果表示疑慮。

根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等五部門聯合發布的通知,「個人養老金」屬於自願性參與的補充養老保險,參保人每年可投入最多1.2萬元人民幣,購買符合規定的金融產品,包括特定養老儲蓄、政府債券和指數基金等,享有延期徵稅的優惠政策。參保人到達退休年齡或符合其他特定條件時,可領取養老金作為基本養老保險的補充。

在此之前,「個人養老金計畫」在2022年11月於36個城市試點,截至今年6月,已有超過6,000萬人開設相關帳戶。這次擴大實施的目的是希望藉此增加養老金體系的穩定性與靈活性,特別是在生育率下降和人口老化加劇的背景下,應對未來龐大的養老需求。

儘管政策意在改善養老體系,卻引來兩極化反應。不少網友認為,每年1.2萬元的投資額度對低收入者而言負擔過重,對高收入者則吸引力有限。而即使每年存1.2萬元,連存30年,扣除通貨膨脹,未來能領的養老金恐怕還不夠生活。

此外,針對投資「符合規定的金融產品」,部分民眾擔心其收益穩定性,甚至可能面臨「爆雷」風險。也有人認為,中國現有的金融市場對普通投資者仍存在透明度不足的問題,將影響計畫的公信力。

根據《法新社》報導,有學者指出,個人養老金是中國養老體系「第三支柱」的重要補充,但目前企業年金與個人養老計畫的成熟度仍需提升。專家建議政府進一步完善政策配套措施,例如提高產品多樣性、透明度及收益保障,以增強公眾參與的信心。

也有分析認為,儘管目前政策對部分人群而言如同「雞肋」,但隨著中國獨生子女家庭和無子女家庭比例增高,養老保障需求勢必持續攀升。從長期來看,該制度可能在未來發揮更大作用。

Facebook
Twitter
WhatsApp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