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務院最近針對一些債務嚴重的地方政府採取了新的財政控制措施。這些措施包括要求停止或延遲進行中、完工不足一半的基礎設施項目。範圍涉及全國12個地區,目的是降低這些地方政府的債務風險,以維護金融穩定。
中國地方政府長期依靠基礎建設投資來刺激經濟增長,其中許多收入來源於土地出售。然而,近期房地產市場的低迷導致地方政府收入減少,從而無力推動基礎建設投資或支付巨額債務。
《路透社》週五(1月19日)報導,據3名知情人士表示,正加大力度處理13兆美元地方債務的中國國務院,最近向地方政府及國有銀行發出指令,要求停止或延後完工少於一半的基建項目,涉及全國12個地區,包括遼寧、吉林、貴州、雲南、天津及重慶市。
被暫停或延遲的項目包括機場重建、擴建、高速公路和城市鐵路等。不過,獲得中央政府批准的項目或經濟適用房項目不在此列。
《路透社》在去年10月及11月曾報導,中國國務院限制該12個地區的舉債及展開國有資金支持的項目,之後要求地方政府叫停有問題的公民營合作項目,及對投資作出其它限制。
報導形容,中國國務院的最新指令是向地方政府列出一張更詳細的清單,應避免進行什麼基礎建設項目;對於已完工超過一半的項目,地方政府也必須減少投資規模。
報導引述知情人士表示,北京中央政府關注地方政府的巨額債務及經濟成長疲弱,會導致債務違約。2022年地方政府債務占GDP的76%,而中央政府的債務只占GDP的21%。
知情人士又表示,該12個地區需盡一切努力將債務風險減低至中等水準。當地方政府達到減債目標,中國國家發改委會尋求國務院批准,調整這些地方的新基礎設施投資債務政策。
《路透社》表示,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沒有回應置評請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