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週四(8月24日)起將福島核廢水排放入海,雖有專家提前呼籲民眾無需「囤鹽」,仍引發中國等日本鄰國民眾搶鹽。
事實上,位於中國青海柴達木盆地的中國最大鹽湖「察爾汗湖」,其面積超過5800平方公里,南北寬20至40公里,東西長160多公里,鹽層厚度最淺2米、最厚20米,鹽儲量在500億噸以上。當地大大小小上百座鹽湖加起來,可供全世界食用1000年、甚至2000年。
據悉,柴達木盆地在幾億年前曾是汪洋大海,由於地殼運動導致海水變遷,形成柴達木盆地的湖泊,經過長時間的蒸發,湖內高濃度的鹵水逐漸被結晶成鹽粒,厚厚的鹽層底下是鹵水,幾年後又重新結晶成鹽。
另據中國鹽業協會會長介紹,中國生產的食用鹽,使用原料有海鹽、井礦鹽還有湖鹽,當中井礦鹽佔比達61%,海鹽佔22%,湖鹽為17%。此外,據青海省鹽業股份有限公司介紹,青海另一個天然鹽湖——茶卡鹽湖的產能為每年30萬噸,使用鹽儲量可供全中國人民食用70年。
不過,在日本開始排放經處理的核廢水後,海鹽中的氚含量是否會因此超標、再也不能吃海鹽?有專家表示,以一般民眾的攝取量,完全「無須擔心」。
台灣東海大學應用物理系指出,從海水中提煉鹽巴的過程會將水和雜質去除,因此海鹽中基本已沒有水分和氚。即便以世界衛生組織(WHO)對「水中氚」的規範,也要「1天吃444公斤的福島鹽巴」,才有可能超標。因此,一般僅是調味用途鹽巴即便還含有氚,並不會對人體有太多影響,民眾無須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