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Q2經濟成長6.3%低於市場預期 美媒:表面華麗

中國大陸週一(7月17日)公布第2季GDP年增率低於預期,同比成長為6.3%,低於《彭博》調查經濟學家預估的7.1%。《華爾街日報》報導對此形容,中國經濟可能表面亮麗,實質更像陷入衰退。

中國官方數據顯示第二季GDP同比增長6.3%,官媒《新華社》隨即發布「權威快訊」、並強調「國民經濟恢復向好」。新華社稱,面對複雜嚴峻的國際環境,各地區各部門突出做好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工作,「市場需求逐步恢復,生產供給持續增加」。《澎湃新聞》則稱,這項數據是與去年同期進行比較,去年第二季中國各地因為疫情封鎖導致的停工,因此基數較低。

中國國家統計局7月10日公布6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CPI)與去年同期持平,顯示通膨率已降至零,突顯需求持續疲弱,外界更加擔憂中國經濟通縮的威脅。

國家統計局發言人付凌暉在記者會中強調,他認為消費者物價指數(CPI)低位運行是國際國內因素共同影響的結果,只是一種階段性的現象。隨著去年同期高基數因素逐步消除,價格將逐步回到合理區間。

《華爾街日報》報導稱,中國的經濟問題是自身造成的創傷和不可避免的挑戰引致。一方面西方國家消費需求疲軟打擊中國經濟,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加劇導致外商減少在中國的投資。

另一方面,中國家庭和地方政府近年來債台高築,最終因要償部分債務而減少開支。人口老化增加政府醫療健康等支出,監管部門對房地產開發商和科技公司的整頓,導致許多民營企業缺乏投資意願。

報導指出,雖然中國未出現經濟學上所指的衰退,即連續2季經濟收縮,但一些經濟學家表示,中國可能陷入「資產負債表衰退」,即消費者及企業在沉重的債務負擔及信心低迷下,減少開支及投資,令經濟增長乏力,政府難以透過降息重新刺激經濟,因為幾乎沒有人願意借貸。

在中國不同地方及從事不同行業的民眾,都對經濟前景憂心忡忡,即使他們不覺得經濟陷入衰退,至少也覺得經濟增長非常非常緩慢。

Facebook
Twitter
WhatsApp

猜你喜歡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