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報導指出,英國政府已開始考慮應對美方可能採取的關稅報復措施。知情官員透露,英方「已有所準備」,儘管期望與川普(Donald Trump)政府緊密合作,但英國始終會以國家利益為優先考量。
另一名官員則表示,英國向來以「開放經濟」著稱,但當前局勢充滿不確定性,因此「任何可能性都不能排除」。
川普於週日(2月2日)受訪時強調,他必定會對歐盟加徵關稅,並表示,雖然英國貿易行為「也有過分之處」,但仍在可協商範圍內。
英國首相府則回應稱,英美貿易關係「公平且平衡」,雙方皆從中受益,英國將繼續推動自由貿易,並期待在既有合作基礎上深化雙邊關係。
據《金融時報》分析,若英國遭美方加徵關稅,英國財政部可能會將報復措施控制在最低限度,以降低經濟衝擊。
此外,倫敦顧問公司( Flint Global )貿易分析師羅伊(Sam Lowe)指出,英國曾在川普第一任期面對美國貿易制裁時,擬定針對川普票倉州特定產業的關稅報復清單。羅伊認為,為避免被美方加徵關稅,英國或許可考慮加大對美國產品的採購,或對中國採取更強硬的立場,以換取美國讓步。
英國自由民主黨黨魁戴維(Ed Davey)呼籲首相史塔默(Keir Starmer)召開大英國協峰會,以表達對同為成員國的加拿大的支持。
英、美、加同為北約(NATO)與「五眼聯盟」(Five Eyes)情報共享機制的成員,長期維持高度互信的盟友關係。然而,近期貿易摩擦加劇,使雙邊關係面臨新的挑戰。在去年7月勝選執政的英國工黨,正積極修補脫歐後與歐盟的連結,同時深化與美國的特殊夥伴關係。
然而,面對川普政府與歐盟在貿易與外交上日益對立的背景下,英國如何在維持歐盟關係與穩固美國盟友地位之間取得平衡,避免陷入「選邊站」的困境,仍待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