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首都曼谷及多個府近期面臨嚴重空氣污染危機,細懸浮微粒(PM2.5)濃度高達每立方公尺275微克,屬「非常不健康」等級,不僅引發350多所學校停課,還讓空污問題成為泰國政壇的爭議焦點。總理貝東塔(Paetongtarn Shinawatra)於週二(1月28日)主持內閣會議,內閣正式通過撥款6億2000萬泰銖(約1842萬美元)以解決空污問題。
綜合媒體報導,過去一週,曼谷市的空氣污染達到近年高峰,導致350多所學校被迫停課,市民健康受到威脅。為緩解污染,政府自1月25日起推出空鐵BTS和地鐵MRT免費乘坐一週的政策,旨在鼓勵民眾使用大眾運輸,減少私家車廢氣排放。然而,不僅是曼谷,華富里府、猜也奔府、北碧府等地的空氣質量也持續惡化,農田焚燒成為主要污染來源之一。
總理府會後發布聲明指出,內閣已批准6.2億泰銖用於解決空污與霧霾問題。貝東塔強調,內政部正協調各地府署,要求農民停止焚燒稻田廢棄物,並建議改用掩埋方式處理。同時,她要求環境和資源部、農業部及工業部等部門加強合作,嚴控農田焚燒與工廠廢氣排放。
針對農田焚燒問題,農業部已於1月17日推出新規定,若農民被發現焚燒稻田,將在未來兩年內被禁止參加政府農業補助計畫。為減輕民眾健康影響,公共衛生部也開始發放免費口罩,優先提供給長者與慢性疾病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