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政府向二十國集團(G20)貴賓發出的晚宴請帖日前引發爭議,因其使用「巴拉特」(Bharat)一詞替代「印度」(India),激起該國國內是否應更改國名的辯論。
綜合媒體報導,印度在野陣營國會議員查德哈(Raghav Chadha)週二(9月5日)在社群平台X發文揭露,指印度總統府在G20晚宴請帖中,使用「巴拉特總統」(President of Bharat)一詞作為發函人的稱謂,而非較為常見的「印度總統」(President of India)。
報導指出,印度現行英文版憲法第1章第1條指出:「印度,亦即巴拉特,是一個聯邦(Union of States)。」印地文版憲法也有類似表述。
表面上看,印度和巴拉特是同一個國家的不同稱呼。然而,執政「印度人民黨」(BJP)認為「印度」這個國名是由英國殖民者所定,因此一直以來試圖將其改為「巴拉特」,以標誌印度擺脫殖民歷史,回歸本土文化。
反對派政黨則認為執政黨借此政治操作,並稱「巴拉特」這個詞源自於印度教神話中的君王名字,可能會強化印度教民族主義,對非印度教徒造成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