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疾病管制署統計,春節過後,全國腹瀉就診人次突破30萬,創下10年來新高。數據顯示,過去四週內發生共398起腹瀉群聚事件,據病原體檢驗結果,有近99%為諾羅病毒,突破五年同期新高。
新光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朱光恩指出,「約三分之一的病患是從急診轉診至自己的門診,患者因為嚴重的嘔吐和腹瀉而來,其中有一位年輕患者腹瀉15次」。
諾羅病毒在春節後爆發,小兒科醫師王韋力提醒,諾羅病毒的傳染力極強。研究顯示,僅需100顆諾羅病毒就足以引發感染,而患者嘔吐時,嘔吐物和飛沫中含有數千萬顆病毒,因此經常為連帶群聚感染。
中國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感染管制中心副院長黃高彬表示,「諾羅病毒在腸道中容易增殖,排泄物中的病毒量極大」,這使得在受污染的環境、飲水增加感染風險。
感染科醫師提醒,諾羅病毒的流行期通常從每年的9月延續至次年3月,病毒主要透過糞口傳播,民眾尤其應避免食用生海鮮。此外,防疫時應使用水和肥皂洗手,因為酒精對諾羅病毒無效,應使用漂白水進行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