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府為了降低醫療成本,在過去6年強制公立醫院以較為廉價的國產藥取代西方原廠藥。此做法引發中國醫界反彈,北京、上海等醫院領導者與醫師普遍認為國產藥的藥效不穩定,甚至可能造成醫師與病患之間的不信任。
綜合陸媒報導,兼任政協委員的20名上海醫界高層主管日前在北京、上海舉行的「兩會」上聯名提案,建議官方應為價格較高的「原研藥」(原創性新藥,在中國多為進口藥品)放寬使用限制,並對進口藥品與國產藥品設置不同的醫保報銷比例,以平衡臨床需求與藥品成本。
提案的政協委員當中包含上海瑞金醫院普通外科主任鄭民華,他在受訪時表示,在國家集採藥品的背景下,藥物價格確實更加優惠,但品質卻不穩定,經常出現使用後「血壓不降、麻藥不睡、瀉藥不瀉」等現象。
基於臨床觀察得出的結果,北京市政協委員、北京朝陽醫院心臟內科主任醫生盧長林也表示,在相同劑量的新型口服抗凝藥中,進口藥能更有效地預防中風和肺栓塞,而使用集採藥的患者則中風和肺栓塞的發生率較高。此外,集採藥還伴隨較大的不良反應風險,甚至出現過敏反應,代表其藥物純度與製作工藝存在問題。
針對醫界人士的回饋,中國國家醫療保障局(國家醫保局)本週一(1月20日)表示,將在上海與醫師、專家會面,進一步聽取建議,確保能夠及時解除採購存有品質問題藥品的協議。
中國國家醫保局以「保證低收入人群能用得起藥」為由,在2019年4月推動藥品集採程序,透過「以量換價」原則壓縮藥品價格,並將阿斯特捷利康(AstraZeneca)、輝瑞(Pfizer)等全球製藥巨頭的藥品,以中國業者生產的類似藥物取代。這一計劃在過去5年為中國政府省下約10億美元經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