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美國「健康計量評估研究中心」(IHME)主導的最新研究顯示,2021年有超過34億的人受到中風、偏頭痛和失智等神經系統疾病影響,相當於全球人口的43%。值得關注的是,該數據遠超過之前的估計,正式取代心血管疾病成為全球首要病因。
這項研究週五(3月15日)刊登於《刺胳針神經學》期刊,數百名研究員檢視了1990年至2021年期間,37種神經疾病對全球204個國家及其居民的健康、失能和死亡率帶來的影響。此數據被用於估算每個症狀損失的健康壽命,稱為「失能調整生命年」(DALY)。
該研究發現,2021年全球因神經系統失調而損失的健康壽命超過了4.43億年,這自1990年以來已增加了18%。目前最嚴重的疾病是中風,導致了1.6億年的健康壽命喪失。其它包括新生兒腦病變、偏頭痛、阿茲海默症等失智症、由糖尿病引起的神經損傷、腦膜炎和癲癇。其中,最常見的神經性疾病是緊張型頭痛和偏頭痛,而增長最快的疾病是糖尿病神經病變,這是由於糖尿病病例的大量增加。
主因是全球人口快速增長和老化
研究主要作者史坦麥茲(Jaimie Steinmetz)指出,這項研究結果揭示神經系統症狀是當今「全球整體疾病負擔首因」。
她強調,過去30年來,這些疾病的數量增加了59%,主要原因是全球人口的快速增長和老化。
2021年有超過1100萬人死於37種神經性疾病,不過,心血管疾病仍然是全球最主要的死因,2022年導致了約1980萬人死亡。研究人員呼籲應對這些尤其嚴重影響貧窮國家的疾病採取更多的預防、治療和修復措施,例如控制高血壓、糖尿病和飲酒。
醫療系統的負荷量也將受到影響
該研究的共同作者之一費金(Valery Feigin)警告說,由於「神經系統疾病的負擔在全球迅速增加,這將在未來數十年給健康系統帶來更大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