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吃「湯圓」、元宵節吃「元宵」 兩者最大差別是這個!

農曆1月15日是元宵節,俗稱「小過年」,是農曆新年過後第一個月圓的日子。傳統上,人們會在冬至吃「湯圓」、元宵節吃「元宵」,但你知道這兩者差在哪裡嗎?

湯圓是用包的

冬至所吃的湯圓,其實是以糯米粉與水混合,另染上紅色,並搓製而成的無餡紅白小湯圓為主。日後衍生的包餡湯圓是先把粉團或粿團先揉好,再一分分包入餡料。

元宵是用搖出來的

元宵的製作方式更為複雜,先將餡料切小塊,放在充滿糯米粉的竹篩中,反覆搖晃,讓餡料沾滿生粉。等到餡料都沾滿粉時,取出過水,再放回竹篩繼續滾。反覆搖動、沾水、再搖,就像滾雪球一般,粉皮逐漸變厚,一顆顆元宵就此誕生。

雖然湯圓和元宵都是糯米製成,但由於作法不同,湯圓外皮吃起來比較軟嫩;元宵外皮凹凸有顆粒感,吃起來較有咬勁。不過,市售湯圓或元宵都隱藏著高糖、高油脂的風險,因此需適量食用。

Facebook
Twitter
WhatsApp

猜你喜歡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