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就是今年的冬至,對於部分華人來說,一定要吃湯圓是傳統習俗,也是寒冬必備的暖胃料理。不過醫學專家題性,湯圓熱量非常高、並且不利消化,所以一定要適量食用,否則可能會出現胃脹氣及胃食道逆流等症狀,有腎臟相關疾病的患者也不宜多吃。
台灣媒體東森新聞引述台北慈濟醫院胃腸肝膽科陳至翔醫師報導,湯圓由糯米製成,屬於高澱粉、高油與高糖的食物,而且吸水率及黏性都很高,如果大量食用可能導致難以分解的澱粉在腸道裡造成細菌發酵,產生氣體,進而導致腸胃不適。
除了食物跟腸內細菌的交互作用會造成脹氣,情緒也會影響到消化功能,人體的腸胃蠕動是靠自律神經掌管,自律神經會受到情緒、壓力等影響,所以本身比較焦慮、壓力比較大的人,就比較容易產生脹氣或是消化不良的症狀。
臨床治療脹氣的方式包括藥物治療及按摩肚子,而陳至翔建議,有脹氣困擾的民眾可在肚子塗抹薄荷油均勻按摩,讓氣體引流到體外,促進腸胃蠕動。但如果症狀一直沒有改善,甚至出現絞痛、阻塞的症狀,就得盡速就醫。
陳至翔並強調,湯圓屬於非低蛋白的主食,患有慢性腎臟病的民眾不宜當作主食選擇。此外,有包甜餡的湯圓含有高磷,對於慢性腎臟病或接受透析治療的民眾都不建議攝取。
糯米外皮及花生、芝麻、豆沙等各種含糖內餡也不利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同樣不宜攝取過多。若是肚子有開過刀、有腸沾黏病史或是長期有便秘困擾的患者也應注意攝取的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