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統計局週二(1月17日)公布截至2022年底的總人口數為14.12億人,年減85萬人,創下61年以來首次下跌,且官員預估未來「負成長」趨勢可能將延續下去。
日本《產經新聞》報導,神田外語大學國際研究教授興梠一郎認為,中國的人口減少可能會降低該國在國際的影響力。
興梠一郎主張,從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大陸以廉價勞力迅速成為世界工廠,吸引外資進駐後,更讓該國躍升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不過人口減少,代表以往的成長模式不復存在,無法提供充沛廉價勞力的中國,必然會影響經濟成長。
中國國家統計局週二(1月17日)公布截至2022年底的總人口數為14.12億人,年減85萬人,創下61年以來首次下跌,且官員預估未來「負成長」趨勢可能將延續下去。
日本《產經新聞》報導,神田外語大學國際研究教授興梠一郎認為,中國的人口減少可能會降低該國在國際的影響力。
興梠一郎主張,從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大陸以廉價勞力迅速成為世界工廠,吸引外資進駐後,更讓該國躍升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不過人口減少,代表以往的成長模式不復存在,無法提供充沛廉價勞力的中國,必然會影響經濟成長。
中國間諜氣球風波近日造成話題,美國白宮新聞秘書尚皮耶(Karine Jean-Pierre)週三(2月8日)指出,事實上,中國正在全球五大洲運作著一支「間諜氣球艦隊」(fleet)。 尚皮耶指出,過去